
新湖南客戶端4月15日訊(通訊員 陳學華 唐詩琴)今年以來,降雨相對往年顯著減少,為確保春耕工作順利開展,水嶺鄉制定科學有效的抗旱措施,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。
冷山村是水嶺鄉人口和耕地面積最多的村,也是開春以來最缺水、干旱最重的村。由于降雨稀少,村里的水庫、山塘、水井水位低,無法對稻田進行放水灌溉。今年38歲的村民伍群群通過土地流轉,承包了村里的40多畝稻田種植水稻,因缺水導致不能及時對稻田進行翻耕。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免費為她安裝水電設備,并為其配備抽水機,讓她利用抽水泵抽水,對灌溉用水緊張的稻田進行抽水翻耕。
冷山村種田大戶伍群群說:“今年春天雨水比較少,我種的田挖水困難,為解決犁田用水難的問題,村里幫忙安裝了水井、電表,又配備抽水機,方便我們抽水犁田,為我們實實在在的解決困難。”
今年以來,水嶺鄉降雨量相較往年同期明顯減少,導致轄區內山塘水庫蓄水不足,旱情形勢嚴峻,春耕用水成為全鄉農戶擔憂的事。為此,水嶺鄉黨委、政府積極動員村組干部和廣大群眾投入到渠道清淤維修工作中,確保渠道排灌暢通。此外,還相繼投入翻耕機30多臺、抽水機100多臺,擴大灌溉面積,加快翻耕進度,抓緊抓實抗旱保春耕。今年,水嶺鄉計劃種植早稻面積0.8萬畝,中稻0.5萬畝,晚稻0.8萬畝,水稻+鯉魚和水稻+青蛙種養120畝。目前,該鄉早稻育秧工作已全面完成,大田翻耕備種已完成86%。
水嶺鄉黨委書記鄧峰表示,下一步,水嶺鄉將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,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、市、縣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,深入實施“五五一”發展思路,始終牢記“國之大者”,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,按照“宜水則水,宜旱則旱”的要求,強服務、保面積、穩產量,全面完成糧食生產任務,在全縣糧食生產版圖中增加水嶺份量。
責編:何璐
來源:東安縣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